《竹林深處》創作背景及演奏技巧方法講解75808.doc
《《竹林深處》創作背景及演奏技巧方法講解75808.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竹林深處》創作背景及演奏技巧方法講解75808.doc(6頁珍藏版)》請在得力文庫 - 分享文檔賺錢的網站上搜索。
1、竹林深處創作背景及演奏技巧方法講解75808作曲家龔全國介紹-經典葫蘆絲演奏曲目竹林深處。竹林深處(龔全國詞、楊正璽曲)利用葫蘆絲獨特音色及打音、顫音、吐音等特殊演奏技巧所產生的纏綿悠遠的流水旋律,將傣族水一樣的民族性格,寧靜、和諧的生活畫面表現得淋漓盡致。1979年竹林深處首次推出后,國際電臺、中央電臺進行了錄播,響遍東南亞。成為80年代、90年代葫蘆絲的形象大使。時至今日,葫蘆絲演奏曲目跨越了民族、跨越了國界,從音高到旋律變化都再不斷提出挑戰,竹林深處仍然流行不衰。然而,這首曲目卻不是什么嘔心瀝血之作,可以說是“得來全不費功夫”。龔全國說,竹林深處的前身是他發表的一首小詩,原名為串,內容講
2、述一對青年從初識、到相知、到相戀、到自然結合的過程。發表后很受歡迎。龔全國再次進行修改,遇到楊正璽老師,譜曲后,竟成為了葫蘆絲最美的嫁衣。 龔全國1950年出生于云南德宏州梁河縣。1973年進入州民族歌舞團。在1979年云南省創作節目調演中,他的葫蘆絲獨奏竹林深處,震動了春城舞臺,令外國朋友贊口不絕。從1980年開始,他那美妙動聽的葫蘆絲旋律,飄出云嶺高原,飄向全國,走向世界,為祖國爭得了榮譽。 1980年,在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中,榮獲葫蘆絲演奏優秀表演獎。1982年在全國民族樂器獨奏比賽中榮獲葫蘆絲、象腳鼓表演一等獎。1983年,被國家民委、文化部、廣播電影電視部、中國音樂家協會命名為“傣
3、族青年葫蘆絲演奏家”,同時參加中國少數民族藝術家演出團赴內蒙、寧夏、青海、廣東等地演出,所到之處,皆受歡迎。19841986年曾兩度赴日本訪問演出,所演奏的代表曲目竹林深處、德宏美,被日本廣播電臺列為專題節目播放。 1987年到云南藝術學院深造,兩年學習期間撰寫的淺談葫蘆絲的演奏藝術論文,受到了好評。近兩年來,他又相繼改革成功傣族民間樂器金角琴(牛角琴)、象腳鼓琴、铓琴等。1991年4月赴泰國演出中,金角琴、葫蘆絲,還有景頗族民間樂器吐良的演奏,深受泰國人民歡迎。另一位云南民族文化藝人楊正璽老師(已故)背景&意境 樂曲根據流行于云南德宏地區的葫蘆簫調創作。傣族小卜冒(小伙子)多在夜間“串姑娘”
4、 (談戀愛)時演奏葫蘆簫調,小卜少(姑娘)能根據不同的調子辨別出自己的情侶。該曲以極其抒情的風格,表現了傣族青年們的愛情生活竹林中,隱隱地飄出陣陣葫蘆絲聲,淡淡悠揚。發古之幽思,來路渺渺;望前路憧憬,滿目雄渾。竹林深處隱現的傣家竹樓。傣族小卜冒(小伙子)經過竹林時,吹起了葫蘆,打破了竹林深處的寂靜,優美的葫蘆聲陣陣傳在竹樓里,姑娘在竹樓上傾聽優美的聲色,招呼傣族小卜冒上樓約會,小伙子怕驚動她家人,輕手輕腳的來到樓上(如中板部分,就像偷偷摸摸的感覺)兩人之間手拉手也沖滿了激情來到小竹樓里。(演奏這段的時候要投入學會產生兩人戀愛的聯想。)另一種聯想如如這首用葫蘆絲傾訴愛慕的心,該曲是葫蘆絲獨奏曲中
5、的精品,歌曲主要是表達傣族小卜冒(小伙子)和小卜少(姑娘)在月光和竹林中談戀愛的情景.開頭部分是小卜冒在竹樓下吹起葫蘆絲,在竹樓里聽到葫蘆絲聲后就緩緩走下樓來和小卜冒見面,然后兩人手拉手走進竹林,在月光下和竹林。男孩吹葫蘆絲,女孩則跳孔雀舞,曲調歡快.跳躍結尾部分是悠長和緩慢的調子,表達男孩子送女孩子回家時,兩人那種依依不舍之情景。以上要學會產生聯想最能休現音樂的境思。 技巧講解:引子的演奏 演奏引子時首先需注意換氣,凡標有換氣符號的地方原則上必須換氣,在第四小節第四拍前半拍“3”完了以后如果氣息確實調整不過來可在此處換口氣。引子加點氣震音效果更好其次是虛指顫音的表現,在引子的演奏中,只有“3
6、”運用虛指顫音,其余音均不用,“5”音的演奏我建議用微微的氣震音表現即可。(25 建議中間加個3,就等于23 5可以更好控制引子),最后是速度的變化,在整個引子中有速度變化的是56小節,第4小節第四拍后半拍至5小節第四拍前半拍采取由慢到快的速度變化,5小節第四拍后半拍以后恢復原速。 二中板的演奏中板共16個小節,首先來整體分析一下這個16小節,我們從標識符號上來看,有疊音,虛指顫音,吐音,也就是說技巧上不掌握,從節奏上也不存在難度,而要演奏好這段關鍵是情感上的體現請注意提示詞“抒情,優美地“,也就是提示了我們在速度上要控制好,恰倒好處。 其次是給大家講一下此段的重難點。第一個重難點是8分音符的
7、虛指顫音的演奏,這個音不能因為它很短而逃避虛指顫音這一技巧,不錯演奏起來確實有一定難度,但這是傣族風味的重要調料,不克少,加強練習后能完成。 第二個重點是912小節吐音的運用,這幾個小節在本來首樂曲曲中有畫龍點睛之意,每每演奏到此處都能把演奏者和聽眾充分的調動起來,有強烈的舞蹈欲望,要演奏好這幾個小節特別是911小節,要做到吐音到位,在912小節中要嚴格按照我在樂譜標的吐音進行吐奏,凡標有吐音的必須吐,沒有標有吐音記號的不要吐,這幾個吐音小節非常特別,它打破了常規的節奏強弱規律,從而吐音的位置也隨之而改變,每一拍的前半拍演奏為頓音,而頓音通常是用舌吐音來演奏。在這里除了第一拍第一個1音用舌吐來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竹林深處 竹林 深處 創作 背景 演奏 技巧 方法 講解 758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