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管理會計PPT課件.ppt
《成本管理會計PPT課件.ppt》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成本管理會計PPT課件.ppt(160頁珍藏版)》請在得力文庫 - 分享文檔賺錢的網站上搜索。
1、第三章產品成本計算基礎.本章學習目的和要求 掌握材料費用的歸集與分配 掌握人工費用的歸集與分配 理解折舊費及其他費用的歸集與分配 重點掌握輔助生產費用的歸集與分配 掌握制造費用的歸集與分配 掌握廢品損失的歸集與分配 重點掌握生產成本在完工產品與在產品之間的分配方法.第一節 材料費用的歸集與分配一、材料的分類和材料成本核算的任務(一)材料的分類1原料及主要材料2輔助材料3燃料4修理用備件5包裝物6低值易耗品.(二)材料成本核算的任務 任何產品生產企業,在正常生產情況下,都會發生材料的購進和消耗,購進材料要確定采購成本,消耗材料要確定單位產品的用料成本,期末則要根據存貨計價的原則確定存料價值,并在
2、資產負債表上正確披露。因此,材料核算應該完成以下三個方面的任務:確定采購成本 確定材料消耗成本 確定存料成本.二、材料費用的歸集與分配 材料費用的歸集是進行材料分配的基礎和前提首先,做好材料費用的基礎工作材料成本的確定:采用實際成本或計劃成本領用材料的原始憑證和材料費用的歸集其次,計量材料的消耗情況第三,確定發出材料的成本計劃成本法下要結轉發出材料負擔的差異實際成本法下,可采用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個別計價法等方法確定發出材料的成本.材料按計劃成本核算需要設置的賬戶有:“材料采購”、“原材料”、“材料成本差異”計劃成本計價下原材料發出的會計處理(1)結轉發出材料的計劃成本(2)結轉發出材料應
3、負擔的成本差異材料成本差異率=月初結存材料成本差異+本月收入材料成本差異月初結存材料的計劃成本+本月收入材料的計劃成本注:超支藍字,節約紅字。.原材料費用的分配1、材料費用的分配原則對于用于產品生產并構成產品主要實體或有助于產品形成的各種材料,直接材料費用直接計入,間接材料費用采用簡便合理的方法分配計入“直接材料”項目對于生產車間一般耗用的材料,計入“制造費用”對于企業行政管理部門一般耗用的材料,計入“管理費用”對于直接用于各種產品生產的材料費用,如果數量較少,金額較小,根據重要性原則,可全部計入“制造費用”.2、間接計入材料費用的分配方法定額耗用量(或定額費用)比例分配法產品重量比例分配法產
4、品產量比例分配法產品標準產量比例分配法(系數比例法).同學們注意理解以下概念:1、消耗量定額與費用定額指單位產品2、定額消耗量與定額費用一定產量下的相關定額,也就是產量消耗量定額(費用定額)=定額消耗量(定額費用)3、消耗量與費用的關系,可以這樣理解,實物量度量貨幣度量.【例31】某企業生產甲、乙、丙三種產品,共耗用某種原材料2 800千克,每千克24元,甲產品實際產量為200件,甲產品材料耗用量定額為3千克;乙產品實際產量為100件,乙產品材料耗用量定額2千克;丙產品實際產量為300件,丙產品材料耗用量定額為4千克,采用定額耗用量比例分配法分配材料費用的結果如下:甲產品材料定額耗用量2003
5、600(千克)乙產品材料定額耗用量1002200(千克)丙產品材料定額耗用量30041 200(千克)材料定額耗用量分配率2800(6002001 200)14.甲產品應分配的實際材料數量60014840(千克)乙產品應分配的實際材料數量20014280(千克)丙產品應分配的實際材料數量1 200141 680(千克)甲產品應分配的材料費用8402420 160(元)乙產品應分配的材料費用280246 720(元)丙產品應分配的材料費用16802440 320(元).采用上述方法計算分配材料費用,不僅能計算出每種產品應分配的材料費用,而且還能計算出每種產品耗用材料的實際數量,為考核材料消耗定額
6、的執行情況提供了資料。有利于加強成本的核算和管理,但計算比較麻煩。為了簡化分配工作,對于不需要考核材料實際耗用量的企業,可采用按材料定額耗用量的比例直接分配材料費用的方法.【例32】現仍以例l資料為基礎,計算結果如下:材料費用分配率2 80024(6002001 200)336甲產品應分配的材料費用60033620 160(元)乙產品應分配的材料費用2003366 720(元)丙產品應分配的材料費用1 20033640 320(元)上述兩種計算方法結果相同,企業可根據自身具體情況選擇使用。.【例33】某企業生產甲、乙兩種產品,共同耗用A材料50 400千克,每千克5元。甲產品的重量為1 000
7、千克,乙產品的重量為2 000千克,采用產品重量比例分配法分配材料費用的結果如下:材料費用分配率50 4005(1 0002 000)84甲產品應分配的材料費用1 0008484 000(元)乙產品應分配的材料費用2 00084168 000(元).【例34】某企業生產甲、乙兩種產品,共耗用B材料5 000千克,每千克180元,甲產品實際產量為2600件,乙產品實際產量為2400件,采用產品產量比例分配法分配材料費用的結果如下:材料費用分配率5 000180(2 6002 400)180甲產品應分配的材料費用2 600180468 000(元)乙產品應分配的材料費用2 400180432 00
8、0(元).【例35】某廠生產的A產品,分L、M、S三個型號,其產量和消耗定額如表所示。本月共耗原材料費用12 000元,用標準產量比例法(系數比例法)分配原材料費用。假定選M型號為標準產品,原材料分配結果如下:.項目 L M S合計 自然產量 400 500 600 原材料成本定額69654折合標準產品系數 696115154609折合標準產品產量 460 500 540 1 500.原材料費用分配率12 00015008 L號產品應分配原材料費用46083 680(元)M號產品應分配原材料費用50084 000(元)S號產品應分配原材料費用54084 320(元).3、材料費用分配的賬務處理
9、根據各個部門領料憑證匯總編制“材料費用分配表”根據匯總的“材料費用分配表”,編制記賬憑證會計分錄 領用材料時 結轉材料成本差異時借:生產成本 借:生產成本制造費用 制造費用管理費用 管理費用貸:原材料 貸:材料成本差異(超支差)(節約差)注:燃料、包裝物等費用,其分配方法與原材料分配相似.練習一:某企業甲、乙兩種產品共同耗用一種原材料A,甲產品的消耗量定額為8千克,乙產品的消耗量定額為11千克,原材料A每千克2元,其領用3411千克,當月甲產品生產量為240件,乙產品生產量為170件。要求:按定額消耗量比例分配原材料費用。.練習二:某企業生產丙、丁兩種產品領用C、D兩種材料,實際成本總計664
10、80元。本月投產丙產品200件,丁產品100件,丙產品的消耗定額為:C材料5千克,D材料8千克。丁產品的消耗定額是:C材料7千克,D材料9千克。C、D兩種材料的計劃單價分別是12元和14元。要求:采用產品材料定額費用的比例分配每種產品應負擔的材料費用。.第二節 直接人工的歸集與分配 一、職工薪酬的構成 職工薪酬是指企業為獲得職工提供的服務而給予的各種形式的報酬及其其他相關支出。根據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職工薪酬包括:職工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職工福利費;社會保險費(五險);住房公積金;工會經費和職工教育經費;非貨幣性福利;因解除與職工的勞動關系給予的補償等。.二、人工費用核算的原始記錄 為了
11、正確地計算產品成本中的人工費用,就必須做好工資費用的歸集與分配。這就需要正確的各項原始記錄,它包括考勤記錄、產量記錄和工時記錄等.三、應付工資的計算 由于各類企業實行的工資制度不同,具體計算的方法應根據企業的具體規定進行。下面介紹兩種常用方法,即計時工資和計件工資計算方法。(一)計時工資制 計時工資是指企業按照職工的工作時間和計時工資標準支付給職工的勞動報酬,每月應付給職工的工資數是根據每一職工的工資等級、工資標準、出勤情況和其他有關規定進行計算的。計算月工資的方法有月薪制和日薪制兩種:.月薪制 按月薪制計算計時工資,不考慮當月的實際日歷天數,職工只要出全勤,就可以得到固定的月標準工資。如有缺
12、勤,按規定標準扣薪,因此該方法又稱為“扣缺勤法”或“倒扣法”。計算公式如下:應付計時工資月工資標準一應扣缺勤工資 缺勤應扣工資(缺勤天數十病假天數扣款比例)日工資標準(率)日工資標準=月工資標準平均每月工作日數.上式中平均每月工作日數有兩種計算方法,即:一是按全年平均日歷日數30天(即36012)計算,二是按平均全年法定工作日數2083天計算。2083天是以全年平均法定工作日數365天扣減104天雙休日和11天法定節假日后,再除以12個月得出的。兩種方法不同點在于,前者是雙休日和節假日照付工資,缺勤期間的雙休日和節假日也算缺勤,照扣工資。后者節假日不付工資,因而缺勤期內的節假日就不扣工資。.【
13、例26】某職工甲月工資標準為1 380元,6月份請事假3天(其中雙休日1天),病假4天(其中雙休日1天),病假扣款比例為20。則(1)若日工資率按30天計算時:日工資率1 3803046元 應付甲6月份的計時工資1380一(3十420)461 20520(元)(2)若日工資率按2083天計算時:日工資率1 38020.8366元 應付甲6月份的計時工資1 380一(2十320)661 208.40(元).日薪制 日薪制是按職工的出勤天數和日工資標準計算應付工資,如有病假,按病假期間應發工資比例加計應付工資,因此該方法稱為“出勤工資率法”或“順算法”。計算公式如下:應付工資月實際出勤日數日工資率
14、.【例27】仍用例6資料,根據考勤資料,該職工甲6月份出勤天數為17天,當月有8個雙休日,其計時工資計算結果如下(1)若日工資率按30天計算時:應付甲6月份的計時工資(17十8(6)46+44680(2)若日工資率按20.83天計算時:應付甲 6月份的計時工資17661(3)6680 討論:這樣的解法哪種是對的呢?.在日薪制下,各月的全勤月工資,不定等于月工資標準。工資數額的多少,由當月的實際出勤天數決定。例如二月份只有28天,該月全勤月工資必然低于一、三月份的全勤月工資。但一年12個月的全勤月工資之和,仍然基本等于12個月的標準工資之和。按以上兩種方法計算的應付計時工資,從某個月份來看,共結
15、果不定相等。但從整個年度來看,其計算結果大體上是一致的。因此,兩種計算方法可任選一種,但在一年以內不得變換使用。.(二)計件工資制 計件工資是按產量記錄中登記的完成合格品數量或符合要求的勞務量和規定的計件單價所計算的工資。.1按個人計件制計算。個人計件工資是按個人完成的產品數量和計件單價計算的工資。計算公式如下:個人計件工資(合格品數量料廢品數量)計件單價【例36】某工人本月加工完成A零件115個。其中合格品90個,料廢10個,工廢15個,該零件的計件單價為12元,則:應付計件工資(90十10)121 200(元).2按集體計件制計算。實行集體計件制,應按照班組的產量和計件單價先求得班組應得的
16、計件工資總額。然后在班組成員之間根據每人的工資標準和實際工作時間進行分配。其計算公式為:應付班組計件工資總額(該集體加工某種產品合格品產量與料廢產量之和該種產品的計件單價).應付某工人的計件工資該工人按工作時間計算的工資集體計件制下工資分配率上式中,集體計件制下工資分配率,可按下列公式計算:集體計件制下工資分配率集體計件工資總額集體計時工資總額.【例37】某小組本月加工完成A零件100件,該部件計件單價為5560元。該小組由甲、乙、丙三個不同等級的工人組成,甲、乙、丙三人本月實際工作時間分別為200小時、200小時和180小時,每人的小時工資率分別為7元、10元和12元,則應付甲、乙、丙三人的
17、計件工資分別為:應付班組計件工資總額10055605 560(元)集體計件制下工資分配率5560(2007+20010+18012)1應付甲工人的計件工資200711 400(元)應付乙工人的計件工資2001012 000(元)應付丙工人的計件工資1801212 160(元).二、直接人工費用的分配 企業財會部門應根據計算的職工工資編制工資結算單,作為與職工進行工資結算的依據。根據工資結算單,按照車間、部門以及不同的人員編制“工資結算匯總表”,作為工資費用歸集與分配的依據。工資分配標準一般是產品的實際生產工時、定額工時或產品產量等。.其計算公式為:生產工人工資分配率=待分配的生產工人工資總額各
18、種產品實際(或定額)工時之和某種產品應分配的生產工人工資=該種產品實際(或定額)工時生產工人工資分配率.【例38】某企業生產甲、乙兩種產品,本月生產工人工資共計40 000元,甲、乙兩種產品的實用工時分別為12 000小時和28 000小時,按照生產工時比例法分配生產工人的工資費用。分配結果如下:生產工人工資分配率40 000(12 000+28 000)1甲產品應分配的生產工人工資12 000112 000(元)乙產品應分配的生產工人工資28000128 000(元).企業從成本、費用中提取用于職工個人福利方面的資金,從企業銷售收入中取得補償,在未支付分配給個人前,形成負債性基金,設置“應付
19、職工薪酬福利費”科目核算,在資產負債表上列為流動負債。列入成本費用的職工福利費應按職工工資總額扣除各種獎金后按照一定的計提比例(如14)從成本費用中提取(列支)。其計算公式為:應付福利費=計提福利費的工資總額規定的提取比例.第三節 折舊費及其他費用的核算一、折舊費用的歸集與分配 一種產品的生產往往需要使用多種機器設備,而每一種機器設備又可能生產多種產品。因此,機器設備的折舊費用雖然是直接用于產品生產的費用,但一般屬于分配工作比較復雜的間接計入費用,為了簡化產品成本的計算工作,沒有專門設立成本項目,而是將其直接計入制造費用。企業行政管理部門固定資產的折舊費用,用于其他經營業務的固定資產折舊費用,
20、則應分別記入管理費用和其他業務成本。這就是說,折舊費用應該按照固定資產使用的車間、部門和用途,分別記入“制造費用”、“管理費用”和“其他業務成本”等總賬賬戶和所屬明細賬的借方,固定資產折舊總額應記入“累計折舊”賬戶的貸方。.二、其他費用的分配 在企業的日常生產經營過程中,還會發生一些需要用貨幣資金支付的費用。如業務員差旅費、運輸費、辦公費、廣告費、租賃費、水電費、交通費等。P45_49.第四節 輔助生產費用的核算 企業所發生的費用,除了直接費用外,還有一些綜合費用,如輔助生產費用、制造費用、廢品損失以及停工損失等項目,綜合費用需在集合分配賬戶匯集后,再以一筆總數記入基本生產賬戶和分配計入有關產
21、品成本計算單中。.一、輔助生產費用核算的特點輔助生產及輔助生產費用的概念 輔助生產是指為基本生產服務而進行的產品生產和勞務供應,例如,工具、模具、夾具的制造,水、電、蒸汽的供應,生產設備的維修、運輸服務的提供等。輔助生產車間發生的費用稱為輔助生產費用,是基本生產產品成本的構成部分之一。當輔助生產車間是為基本生產車間、行政管理部門、銷售機構等單位提供勞務時,其輔助生產成本將轉化為基本生產車間的生產費用,行政管理部門的管理費用、銷售機構的銷售費用等。.輔助生產費用核算的特點 輔助生產部門是為企業的的基本生產車間、行政管理部門提供產品或勞務的生產車間,一般很少對外服務 輔助生產車間本期發生的費用應由
22、受益的車間和部門負擔 輔助生產成本的高低,對產品成本水平有直接影響 輔助生產車間所發生的費用,必須單獨進行歸集與核算,并分配計入各受益對象中 典型的輔助生產車間有供水車間、供電車間、供汽車間、運輸車間等.二、輔助生產費用的歸集輔助生產費用的匯集與分配,一般要設置“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賬戶進行核算。輔助生產車間的各項制造費用,先歸集在“制造費用”賬戶的借方,然后再從該賬戶的貸方轉入輔助生產賬戶的借方和有關成本計算單中。(簡單輔助生產和復雜輔助生產).如果輔助生產車間不對外提供商品、產品或勞務,而且其規模較小,發生的制造費用較少,可以不必通過“制造費用輔助生產車間”賬戶核算制造費用,而是將其直接
23、記入“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賬戶的借方,以便簡化核算工作。(簡單輔助生產)“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賬戶一般應按照輔助生產車間以及產品或勞務的種類設置明細賬,在賬內按照產品成本項目或費用項目分設專欄進行核算。.注意由于輔助生產提供產品和勞務的種類不同,其費用結轉和分配的程序也不一樣。例如,制造工具、模具和修理用備件等發生的費用,在產品完工入庫時,應將費用從輔助生產賬戶的貸方轉入原材料或周轉材料賬戶的借方,生產領用時,再轉入有關生產賬戶的借方;而供電、供水、供汽、修理、運輸等費用,則直接從輔助生產賬戶的貸方轉入制造費用、銷售費用、管理費用等賬戶的借方。.三、輔助生產費用的分配 輔助生產車間除了對基
24、本生產車間、管理部門和非工業事業單位提供產品和勞務外,各輔助生產車間之間也會互相提供產品和勞務,從而產生了輔助生產費用如何在輔助生產車間之間以及輔助生產車間之外分配的問題。輔助生產費用的分配方法通常有一次交互分配法、代數分配法、按計劃單位成本分配法、直接分配法等。.直接分配法q 采用直接分配法時,各輔助生產車間之間互相提供產品和勞務的情況忽略不計,直接將輔助生產費用分配給基本生產車間和管理部門等。q 特點:只對外分配,不對內分配 q 計算公式分配率=某輔助生產車間費用總額該車間對外提供產品或勞務總量某部門應分配輔助生產費用=該部門耗用量分配率q 優點:計算手續簡單q 缺點:結果不夠準確q 適用
25、范圍:輔助生產車間之間相互提供產品或勞務較少.【例310】蘇淮公司有供電、供水兩個輔助生產車間,主要為本單位基本生產車間和管理部門等服務,2005年12月 發生的費用:供水車間:2065元 供電車間:4740元.受益單位 耗水(立方米)耗電(度)基本生產甲產品基本生產車間輔助車間供電 供水行政管理部門專設銷售機構 020 50010 000 0 8 000 2 800 10 300 8 000 0 3 000 1 200 500 合計 41 300 23 000 各輔助車間供應的產品或勞務的數量.供水單位成本(分配率)=2065(41 30010 000)0.066元/立方米供電單位成本(分配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成本 管理 會計 PPT 課件
